NTUCIS台大原民中心
NTUCIS台大原民中心
  • 58 Videos
  • 183 223 조회수
10/13 反思國家治理系列—花蓮佳心布農舊社行動所串起的復返迴路-1
講者
花蓮縣文化局長 吳勁毅
國科會人社研究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鄭玠甫
澤潤規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主持人 林宏益
2015年,花蓮縣文化局以卓溪鄉境內佳心舊社的一棟布農家屋修復工作開始,數年來捲動出獲得各界關注的數十個延伸計畫,這些計畫目的在於連結就部落與現代族人之間的關係,整合了公部門與學術機構的資源,形成了知識循環與再循環的行動實踐。整個計畫的殊榮或許不在於獲得如2022年全球卓越建設獎等殊榮,而在於族人的傳統知識及實踐,能夠在重重的國家科層管制下,由幽微的慢行甚至斷行,得以藉由各種法體制、傳統知識的相互轉譯,成為能夠公開自主實踐的路徑。整個計畫系列的場域,十足具有多層疊加的介面意義,透過此一介面看似對立的國家與原住民族社群,能藉由計畫資源的導入,讓這一個區域裡頭族人隱而未顯的身影再度現身,許久未開口的老人家重新說話,年輕人也背負起文化傳承的重擔前行,加之各個領域、夥伴的協力同行/或者摩擦間漸次珠圓玉潤。本次講座邀請計畫裡重要的推手與實踐者,講述他們在各種計畫裡頭的角色、集體的目標與各種實驗過程裡的經驗談,找到原住民族知識實踐及國家治理目標間的平衡。
조회수: 26

비디오

部落地圖
조회수 31년 전
原來是織音
조회수 161년 전

댓글

  • @user-oe9bh2rb8t
    @user-oe9bh2rb8t 3 개월 전

    感謝台大原民中心💖

  • @lojuiming
    @lojuiming 년 전

    有精彩!

  • @user-vp8kf6qj9y

  • @user-pu3km9ue9y

    演算法一直推

  • @mingchan9106
    @mingchan9106 년 전

    l

  • @eltword5221
    @eltword5221 년 전

    拒絕歧視文化

  • @eltword5221
    @eltword5221 년 전

    拒絕歧視文化

  • @user-ho1ey7sb9x

    臺灣被攻滅也是你們害的,東風來時罪惡起源是番仔。

  • @user-ho1ey7sb9x

    那我叫天文在弄瞎他,凸,還真不要臉,假借日月星辰名號真不要臉,不被保護那是當然,小林人在打陳宗志時怎都不心軟,以多欺少怎不說,報應到了剛好打到天文的新載體,孤軍奮戰早以習慣了,當上黑幫長老,軍警少將,單靠早知道這能力要下打壓誰都非常容意,,阿宗不出面處理世界一團糟,千金難買早知道,條件有一條是滅平族人,一個都不可留。哈哈哈哈哈莫欺少年窮。

    • @zhangkitty6991
      @zhangkitty6991 년 전

      救救ǐǐ久久久未ǐǐ急急急急急不小心碰到这种东西不是什么好事几积极参加ǐǐ jiu you ǐ ji ji

    • @zhangkitty6991
      @zhangkitty6991 년 전

      今天下午就ǐ ji ji

  • @user-bp4dv9bv8r

    演算法帶我來的

  • @user-uz9zv6bx4h

  • @xinyufan7884
    @xinyufan7884 년 전

    y

  • @yaohu4929
    @yaohu4929 년 전

    谢谢你选择w

  • @cedricgalacio9731

  • @user-lf9em1um3g
    @user-lf9em1um3g 2 년 전

    ASO106142 許閔凱 本次專題演講以文物返還問題作為開場,探討國內外有關博物館文物返還事件,許多返還事件在歷史因素等影響下,而有不同的結果,聯合國與國際統一私法協會後續也針對文物返還問題訂定出相關的公約,同時我們也看到民間力量所扮演的角色,以「民間收購」的方式,成為返還的重要途徑。老師也在演講中,對於除了「物歸原主」的文物返還外,提出了其他的案例選項,例如加拿大UBC人類學博物館以庫房透明化的方式,呈現於觀眾面前,另外加拿大文明博物館則以定期巡迴展示的方式,至原住民保留區內展示。 在案例分享中,以奧克蘭及紐西蘭博物館的討論,可以發現原先具有殖民色彩的博物館,歷經諸多反思後,使博物館重新討論「國家詮釋、認同、歷史和社會角色和專業發展」的問題,開始重視族群歷史、知識蒐藏保存與移民的衝擊和影響等,試圖透過轉型,讓博物館以「多元族群相互尊重、認同永續生命教育」的目標而努力。

  • @user-nk2mv2el1w
    @user-nk2mv2el1w 2 년 전

    ASO106901 演講一開始講到了「文物返還」與「物歸原主」的兩個概念,因為曾經歷史上有殖民,或是學者、宣教師的遷徒,才會有了文化的移動與融合,一個文化不會在原地了,也因此國際上有了幾項相關的公約,不過這沒有強制性而無法得到有效的結果,如不遵守這些公約的人在拍賣市場買賣文化財產,為了解決這現象出現的並不是保護文物的公約,而是民間力量(捐錢),這在說明著明明是自己的東西卻要出錢買回來,也因此依靠的不是所謂的公約,而是個人的意識。 演講後面講到毛利族的文化保存,他們的無形與有形文化展示在博物館,我非常認同演講裡面的一句話:「那些文化應該要當地的人來介紹,這指的是博物館的員工是缺乏對該文化的了解」,文化是一個模糊又龐大的概念,最好是能實際去體會到,在博物館裡面看一看那些介紹,學到的東西是非常少的。我認為對某些文化的了解就是改變我們意識的第一步。

  • @user-uh1bp2cj3s
    @user-uh1bp2cj3s 2 년 전

    ASO106127 洪鈺婷 在演講中所提到的文物返還這議題討論中,可以看到牽扯了許多的問題,從該作品的作者親屬,歷史與文化認同,歸屬權到後續的保存等問題。 即使聯合國在1970年通過《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並於1995年通過《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作為補充檔案,但約束力與強制力的部分險些不足,如大英博物館還是以其拿到希臘大理石雕像稱其是有正當性的來做為拒絕文物返還的藉口。 在演講中也提到了關於毛利人與博物館文物的一種雙贏方法,毛利人們可以去博物館告知後於展廳內燒草進行儀式與祖先文物溝通,館方願意將偵測煙霧的系統先裝上套子來避免警報,這樣使得家屬可以接觸過往文物且能使它處於個相對保存品質較好的地方,是很多博物館可以借鏡學習的方式。

  • @user-qm2bn4gp4p
    @user-qm2bn4gp4p 2 년 전

    ASO106138 何奇紘 在一開始老師有提到Return Treatures to All Owner的這個概念,從古至今,有許多的戰爭及侵略,同時帶來了許多的掠奪與侵佔,尤其在20世紀的殖民主義時最為嚴重,強勢文化進入改變了原有的文化,甚至盜取了他人的文物,而現今要討論如何歸還或是如何彌補當時候的事情,是一件很廣泛的議題,可以有許多的討論空間,或許修復式正義也是其中一個解決之道。 在19世紀時,英國視紐西蘭為殖民地,侵入了毛利人的傳統領地,對於毛利人造成許多的影響,家讓強勢文化的進入,讓毛利文化快速消減,被壓迫的毛利族群,直到近代才有了改善;在二戰後,政府思考到,一個國家並不是只有單一族群,而是多元融合的,而提出「社群強調是發展而不是童話」,所以開始進行毛利文化的再現以及保存,透過博物館來反思國族認同、文化詮釋,並展示器物來向大眾推廣毛利文化的歷史與價值,重拾原住民的自信與驕傲,Te Papa的館徽同時也象徵著多元文化的融合印記,將過往既有的成見,轉向以多元民主包容的方式,和其他民族共存共榮,每一件文物背後所賦予的故事,浮現了一幅國家誕生與發展的景致。 博物館也從過往大家所認知有距離感的公共場合,轉變為了解不同文化底蘊以及社會交流的一個場域,從Educate, Entertain, Enrich 到Explore, Engage, Enjoy,是後典範時代博物館的轉變。

  • @user-vh3us7gu8m
    @user-vh3us7gu8m 2 년 전

    ASO106134范佳怡 文物返還並非只是單純地將文物歸還給原主而已,而是將該項物件所附著的記憶、技術或是一套完整的歷史脈絡、一條知識紐帶連同物件本身一起歸還。當物件歸還後,怎麼從它身上提取出這些意義和虛體的價值,進而結合回當地,完整的回歸一個「文化」,才是文物返還真正的價值與道理,若是文物與它的相關者之間沒有做好連結,沒有辦法將這個文化保存、流傳下去,那文物終究也只是一個堆積在倉庫中的物品,永遠無法重現它存在的意義。 後來我再去查了一下,偶然看到了2018年法國歸還西非貝寧共和國追索的26件文物這件事,而其中一項探討的議題我認為非常需要世界各國在處理文物返還時深刻討論:「當一件文物返還回去後,該文物的保存方法、安全疑慮、是否引起紛爭等,由掠奪者要求被返還者證明自己能好好地維護它是一件十分弔詭的事」。再者,「許多現今保存在各大博物館的陳列品,以及日後新收藏文物的過程,也似乎不再是僅僅依靠買賣便得以心安理得的以合約證名來維護正當性」。但也多虧了這些議題,使得文物與文化的重要性與複雜得以為大眾所知。

  • @user-rq8yf5ss8f
    @user-rq8yf5ss8f 2 년 전

    ASO106122 蘇向宣   1980年代中期,紐西蘭推動雙文化政策,通過「毛列語言法案」,將毛利語、英語和手語並列官方語言。期望紐西蘭人開始學習放棄以共同種族、文化和血統的民族主義意識形態,以解決國內非原住民認同問題。   而紐西蘭Te Papa博物館,從政策擬定、召集全民參與討論開始,逐步推動軟硬體改革,並注重服務設施、國家遺產休閒觀光等服務,與在地社區產生連結,確保毛利人參與博物館和文化資產事務的權利,成功從宣傳殖民成果的工具,轉型成廣納多元文化社會的學術殿堂。   我想同樣身為太平洋島國,具有殖民背景的台灣,也能以紐西蘭政府的政策作為借鏡,跳脫和中國拉鋸的框架,重新檢視身在這塊土地上的族群。在政策、教育、學術上確保各族群的呈現,無論是外省人、閩南人、客家人、原住民以及新移民,都能從不同媒介中看見自己,從而認識台灣多元文化特性,形成新的國家認同。

  • @user-hd7iz8zh3l
    @user-hd7iz8zh3l 2 년 전

    ASO106135 「文物返還」自1954、1970及1995年UNESCO通過關於文化財的三公約,期望以公約為標竿讓締約國遵守,並提供平台供國家們對文物返回有一交流平台,如若在收受展品有違反公約的規範則有相當懲處,若有文物歸還申訴應由國家層級法院受理申訴。惟上述公約由聯合國制定不禁讓人有球員兼裁判之嫌,甚以公約是否能真的拘束到各國收藏的行為?又如若真的有懲處,是否對於觀光興盛國只是每年為龐大觀光收益所必要花費的成本?正如楊翎老師於後段論及,如果展品是私人博物館擁有還比較容易要回,那反面解釋不就國家層級的博物館比較難取回嗎?何以如此,先進國家揮著公益、教育、保存較完善的旗幟,理所當然地對少數民族要求返還的訴求視如無睹置若罔聞。 文物返還的例子中,曾在幾年前看過電影《名畫的控訴》,其中較能代表該次講座主題的話,「別人看到的是一幅名畫,我看到的卻是我親愛的家人。」該句話不也代表各民族的苦楚嗎?當殖民者以強烈的炮火攻擊掠奪少數民族所珍視的文化,後續卻自以為地站在道德至高點拒絕返還,令人反感。 以毛利文化及紐西蘭博物館前期之相處,可以得知以殖民者的角度為保存,為保存民族獨有之文化展演而對外展示,此不就本位主義的展現嗎?後期值得高興的是,主政者充分與少數族群進行溝通,若由毛利人自己闡述毛利文化,不僅在博物館物資取得多了點正當性少了點違和感。甚至是在博物館的展品中更能與現實中的毛利文化無隔閡。再者,大眾教育中不應只有博物館擔任主要介紹及推廣的腳色,應有合適和易接近之媒材輔助,藉以增加民眾閱覽,期望能提高少數文化於大眾之能見度。

  • @jiunsu6007
    @jiunsu6007 2 년 전

    ASO106103蘇怡君 演說談到三個部分,首先對文物返還做說明,並分享數個案例,再來述說了紐西蘭自有歐洲移民以降,博物館不斷受挑戰、順應潮流而演變的歷史,最後以圖片聚焦,呈現當今紐西蘭博物館(Te Papa)及奧克蘭博物館的展演。 文物返還在各國、各博物館都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無論是國與國之間歸還給發源地,或是博物館與民眾之間的物歸原主,往往牽涉到利益、規範以及文化價值。我認為如因種種原因文物無法返還發源國,借貸展出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文物得以回到發源國展出、充分展現歷史意義,而原博物館的觀者亦可以藉由它國文物接觸異國文化,展品能成為兩國之間的橋樑。 紐西蘭兩個主要博物館至今的演變十分精彩且有系統,經歷了大量移民進入,最初博物館的建立與殖民政府的計畫有關,然而他們很早就注意到需要保留毛利文化,不僅將毛利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後來也執行雙文化政策,博物館內的毛利人不僅是象徵性的存在,從館內工作的執行,到高層的討論決策,都可以見到毛利民族實際參與其中。 我認為對台灣而言,紐西蘭博物館的發展是非常值得參考學習的典範。台灣是個多元族群的社會,有閩南、客家、16族原住民等,因此有許多以族群文化為主軸的博物館,為達到讓該族群實質參與其中之目的,並讓他們與自身長久以來的文化連結、進而認同,可透過以下方式進行:一、政策規範博物館內的組織形成,確立館內該族群之博物館人達一定數量或比例。二、注重文化保留,以行動尊重其傳統,如如實還原該民族文化之儀式、祭典、禁忌規矩。 唯有讓族群後裔進入博物館場域,親自了解、認同,才是對文化真正的重視,博物館也更加有意義。

  • @user-dn1kd1yi3q
    @user-dn1kd1yi3q 2 년 전

    ASO106106   在演講前面的部分,老師提到了很多文物返還的例子,台灣和國外的例子都有。從這些例子當中可以知道,文物返還牽涉到的問題非常多,返還的制度、契約,或是民間的力量、國家、文化等等,都會影響著過程和最終的結果。   後面以奧克蘭博物館和紐西蘭博物館為主軸做介紹,講述了毛利人和西方文化的交錯複雜的關係。一開始殖民式的博物館,只是殖民者用來掌握資源的展示櫥窗,以宣揚西方文明為目的,後來受到新興國家和歷史意識的影響,開始漸漸重新思考博物館對於國家詮釋和認同,還有歷史立場的部分,也重視毛利人在保存和呈現珍寶文物上的參與和控制權,透過制度與立法,從單一權力的視角,轉變為以多元文化的角度來展示這些文物與其他的內容。   我覺得台灣和紐西蘭有一些類似的地方,以前不少有關原住民的文物和習俗文化,只是經過單一的視角去詮釋其中的意思,使得大部分人對於原住民文化一知半解,或是只有某些特定的刻板印象。後來多元文化意識抬頭和相關法律的產生,原住民開始擁有更多機會和掌控權,去展示和詮釋他們的文物與文化。或許台灣和紐西蘭在這些過程當中,都還有不足和可以加強地方,但能從單一的視角,轉變成多元兼蓄,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

  • @user-dr1kg8nm4y
    @user-dr1kg8nm4y 2 년 전

    AS0106126 林晏琪 「文物返還」為演講中一軸心概念,以翻攝大英博物館廁所裡「物歸原主」一詞做開頭,英國曾是殖民地遍布的日不落帝國,作為舉例特具代表性。大英博物館裡展品的來源分別為交易、進獻、巧取豪奪而來,而後殖民榮景不再,也沒有將東西歸還被殖民國的意思。先是搬出自己歷史悠久,有最好的保護條件,且幾乎沒收門票;而後提出大英博物館法,來合理化其佔據文物的行為。究竟文物的所有權和控制權該歸誰呢,文中提出了文物返還的「其他模樣」。 以毛利人向紐西蘭博物館抗爭為例,毛利族原為紐西蘭的原住民,隨著被殖民,生活空間壓縮,存在於這片土地的歷史意義也快被淹沒,於是向博物館提出必須尊重他們的語言和文化,而抗戰的結果為,博物官將與毛利人共同策畫展品的規劃,例如諮詢部落對神聖標本的處理習俗、在展出前詢問祖先的意願、進行毛利族的儀式,尊重他們的話語權,口述歷史逐步扭轉紐西蘭的歷史意識,博物館也有計畫晉用毛利裔和太平洋裔的專業人員。 「毛利:紐西蘭毛利藝術珍藏」展,第一個以毛利珍寶為主題,且為毛利族人真真實實參與半的展覽,「每一件珍寶背後賦予的故事,浮現了一幅國家誕生和發展的景致」,這樣的改變,不只停留在博物館,而是擴展到整個社會,大眾對毛利人在政治和文化上有更多的認識,毛利人對自己的身分更認同,毛利語被列為國語,居住在紐西蘭的種族開啟了新的里程碑,積極尋求一種新的國家認同。

  • @user-bs3jn1vk1o
    @user-bs3jn1vk1o 2 년 전

    ASO106123 蔡孟倫 博物館往往會與殖民掠奪會有很大的關聯,我想這與英國的殖民歷史和大英博物館的館藏來源所導致近年來被殖民國和殖民母國追討文物的事件有很大的影響,因而在現代討論博物館往往會連帶討論「物歸原主Return treasures to all owner」的議題。 講者前半段透過大量的報導解釋各博物館的「文物返還」讓聽眾可以了解這事件所代表的歷史脈絡,而我認為「文物返還」代表的是博物館對於保存文物與文物本身所代表的歷史的正視,但「文物返還」過程我也認為是困難的,要與擁有文物歷史脈絡的群體進行協調與溝通,此外文物的保存機制要如何轉移也是困難的點。 我所知在臺灣「文物返還」的例子為「馬遠布農族遺骸爭議」,最後台大將遺骸歸還給馬遠部落,這事件我想在臺灣也引起回響欲討論,不論是博物館、研究單位或學術單位都開始正視「文物歸還」的議題。 雖說博物館的文物歷史脈絡錯綜複雜,但我認為「文物歸還」有助於團體與博物館或國與國之間的和解和促進文化交流,或許這是最佳的方法

  • @yt_8665
    @yt_8665 2 년 전

    ASO106145 李玉婷 「文物返還」所涉及的議題錯綜複雜,除了官方法條的制定外,民間力量也是不容小覷,老師在簡報中提到中國文物局的發言:「鼓勵民間透過捐贈等方式讓文物回歸,但政府絕對不會出錢回購,這是有辱主權的做法。我們會透過合法途徑追討,只是難度很大。」可見在非金錢交易的情形下,難以用合法途徑使民間流失文物回歸政府。甚至政府與政府間在文物返還得溝通上也相當無力,當希臘政府要求大英博物館返還雅典帕德嫩神廟石雕時,大英博物館卻回覆希臘政府,以他們擁有較好的保存技術且免費開放給公眾參觀為由,拒絕返還。   文物對於族群認同具一定影響力,卻也可能因博物館的收藏導致族群與自身文化的隔閡,該拉近博物館與族群的距離,實現在地遷入與雙文化甚至多元文化的實踐,紐西蘭政府給了我們一個實際實踐的方向,我認為也是台灣博物館能夠去努力的方向。

  • @user-du4rr5hs3t
    @user-du4rr5hs3t 2 년 전

    ASO106139 白芷芸 由於之前強國會到處佔領他國領土、掠奪有價值的東西,導致現在會有文物返還的問題,而此問題其中之複雜性是很難想像的,在現在的和平時代,有一些條約的創立使之有所依據,如《關於禁止和防制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等條約,但還是無法完全解決,如老師提到大英博物館以其拿到希臘大理石雕像稱其是有正當性的,影片中老師還有提到其他許多文物返還的例子,讓我了解到這真的是很多國家和博物館會遇到的問題,且不只外國,台灣也是這樣的。 而雖然無法完全返還是有一些其他妥協的方法,如收藏庫採透明化設計、辦巡迴展還有電子蒐藏資料庫,在台灣就有這樣的例子了,如影片提到的日本民族學博物館和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合作辦了展覽,雖然沒拿回來辦法,但這個方法可算是兩全其美了吧。 後面老師則提到大洋洲,並介紹了奧克蘭博物館和紐西蘭博物館。英國殖民了紐西蘭還在那裡建立了殖民博物館,但其功用卻是展覽殖民國家的東西給當地人了解,而紐西蘭博物館的前身居然就是殖民地博物館,現在他們真的改變很多,從原本的展出歐洲器物或古典文物為主,到如今的以毛利文化為主的展覽,強調民族的多元性其重要性,另外,當時被殖民國輸出的毛利古物後來有設立法案,止住了不斷流失的毛利古物外流,當地漸漸有了國家認同及民族認同意識,造成了這些影響,博物館佔了很重要的位置,讓我再次感受到博物館的影響力,毛利族的文化能夠保存下來給後代或其他族群的人看到真的很難人可貴。雖然有人會覺得過於強調其重要性,但我覺得原住民文化的保存及傳播真的很重要,畢竟少數民族容易面臨消失,不過其他非原住民文化也是要注意,相信文化相關工作者是能夠取得其平衡的。

  • @papaya0715
    @papaya0715 2 년 전

    ASO106114 陳鈺欣 文物返還事件不僅牽涉歷史與文化認同,也涉及文化的歸屬權問題,文化到底是屬於全人類的知識結晶,或是某特定族群的共同回憶? 這是我認為文化返還事件的爭議點,如講座中提到的黃君璧家屬與歷史博物館間的文物所有權爭議,經由正當的方式捐獻或取得,但後代起而維護自身權利,其中不只是捐獻契約的制定問題,也包括文物是否該成為個人的私有財,或應該是全人類共有的公共財。除了文物返還牽涉到所有權問題,也包含後續保存、如何移轉的問題,文物維護與移轉需要專業的技術與知識;此外,文物返還還牽涉歷史因素造成盜取文物的問題,這些專業限制與政治考量也導致文物返還的不易。 後段提及毛利人的文化政策,提及原住民文化在強勢文化下的處境與去脈絡化,台灣的原住民也有類似的問題,在博物館本位的思考下,少數族群的文化常常被作為商品、展覽品,卻缺少了少數族群本身的參與與認同,使文化流於形式與表面。近年來族群意識抬頭,逐漸改變過去片面且平板的文化印象,豐富了自身的文化脈絡且試圖落實在生活中,都是少數族群增權賦能的展現,讓文化、文物不只是博物館陌生的展品,而是生活的一部份。

  • @tzungchiuantsai632

    ASO106128蔡宗權 文物歸還是一個極其複雜的問題,不只牽涉到保護文物的能力,還有牽動到殖民歷史與國族情感問題,當此項議題浮出檯面時往往就會吵得不可開交,雙方各執一詞,博物館作為一個知識傳播、文化交流的場域,對於利用不正當手段得到的文物是否應該歸還回原主國,這個問題有待思考,另外國際上,聯合國通過《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並於1995年通過《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雖然這兩個法律的約束力有待商榷,但我覺得至少是迎合了漸趨演進的普世價值,為文物原主國發聲。 而後半段講到紐西蘭與毛利族群的文化共榮的案例,以及紐政府為了毛利族建立了博物館,並且在博物館場域裡建造關於毛利族的知識、文化,這相對於幾百年的殖民統治時代,殖民宗主國掠奪被殖民國資源,並且利用博物館陳列去宣揚國威有很大的不同,現今的紐西蘭學會讓不同種族的人群去對話,當然紐西蘭絕對也不可能只有白種人文化與毛利族文化二分而已,但我也相信必定會持續地朝向多元共好的目標邁進的,多元種族的文化也很像台灣的情況,我們從以前不准說方言的時代,到了現今閩南、客家、原住民文化的多元共存,並且試圖去了解彼此的不同處、欣賞各自的文化之美,我覺得這就是非常難能可貴之處。

  • @user-kw3zs3mb6f
    @user-kw3zs3mb6f 2 년 전

    ASO106131 游姿涵 聽完老師的演講,讓我了解了物歸原主的概念,聯合國也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出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讓人有依據可以實踐,雖然效力沒有很嚴格,但也是個公約使人有所遵從的目標,老師也分享了許多合作歸還文物的案例像是圓明園流落到各地的文物有些從海外拍賣拿回有些則由外國捐贈物歸原主。 而後老師也提到關於紐西蘭的經驗,當時的殖民政府鑒於毛利傳統器物頻繁出口到歐美國家,頒布毛利古物法案,讓當地人認同自己的國家,到了現在紐西蘭政府則更加重視毛利人的社會文化資產,利用博物館展覽巡迴,使毛利人對自身的認同更加強大,也有成立毛利評價小組,整合各部門的專業菁英,定期進行展演的改進,讓我也反思我們台灣對自己原住民文化的保存及推廣,我們也要守護我們自身的寶藏,老師上課中有提到台灣有許多原住民的博物館,但我們幾乎都沒聽過甚至連在哪裡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應該也要像紐西蘭多多學習。透過此次演講我了解到博物館不只是單純的展演場所,也是讓人們了解自身文化的場域,希望未來台灣也能夠有這樣優秀的場域。

  • @erickshen377
    @erickshen377 2 년 전

    ASO107106 沈勤鈞 「文物返還」對於國家文化與歷史的發展保存是神分重要的,不僅僅是物件所有權的轉移之外,更是世界上在直接面對歷史時的一種必經的過程。老師提到在原住民的文物保存中,開始有應該要拉近原住民與博物館之間的關係,包含從展示、服務、詮釋等方面,這讓我想到近期新博物館學的發展,博物館從過往是貴族們交流的社交性質,轉為對公眾開放的機構,而新博物館學的核心概念就是淡化過往博物館由上而下的性質,而是以人為主,尊重多元與社群的認同,這樣的概念是十分能在文物返還的行為上展現的。 後半老師提到紐西蘭的毛利政策,紐西蘭的原住民文化保存在國際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文物展示的過程,並不只是單純的展出,而是要透過不斷辯證的過程,來去了解文物背後所代表的意義與文化脈絡,這是過去博物館在展演的事務上並未涉及的領域。而在這種討論與辯證的過程中,也能在真正的文化保存的意義,從過往單一的面向,有了多元與多面向的聲音,也能讓更多族群參與文化保存的工作。

  • @user-kt7vg4sk9g
    @user-kt7vg4sk9g 2 년 전

    ASO106121 林芷萱 「文物返還」事件,可以說是博物館對於如何珍視文物,該以什麼樣的身份澄清價值的開端,擁有整個歷史脈絡的家族、族群,有其對於文物的主體性及依戀,而博物館擁有相對系統的保存機制,有其對於文物的使命,兩種立場之間的協調與融合,即是後現代主義下必須重新探討的多元論述。 課堂中,提出了幾個作法,以下兩者我認為頗具意義。首先是聯合國在1970年通過《關於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出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雖然其效力有待商榷,但我認為這是對於雙方關係之「合法性」提出規準,以「文物的來歷」及「市場的管制」釐清誰持有文物的正當性,公約本身有其推進其他法案的重要性。再來是《博物館和初民工作任務報告》,我認為這是雙方關係融合的一種形式,他涉及到了文物背後整個文化的詮釋,博物館發揮其文化機構的功能,透過各種展演形式,將主體性還給了族群,透過參與、拉近空間距離、提供資源等合作方式,試圖加深彼此的認同與未來發展的穩定。 以「紐西蘭博物館」為例,原先博物館的論述,著重將博物館作為「掌握殖民地資源的展示櫥窗」,以當時殖民者為了宣揚西方文明的目的來說,博物館的確展示了其權利且一定程度的凝聚了殖民地認同,然而時代流轉,單一角度的敘事必然會受到不同意識覺醒,而有所影響甚至受到質疑。《毛利古物法案》的出現即是相對應的作為,先從體制上開始協調雙方的對立,接著博物館開始反思自身的歷史立場與國家認同,族群也積極得審視對於自身文化詮釋的所有權。 綜合上述,我認為一個場域兩種論述(甚至更多)的共存,更能體現時代脈絡下不同文化存在的事實,這時,誰是「他者」的主體之爭會顯得有些單薄與徒然。「多元族群相互尊重、認同」可以說是「文物返還」事件最深刻的本質探討,也可以說是對於生命價值更加永續的最好註解。

  • @user-eu5zf6oi6p
    @user-eu5zf6oi6p 2 년 전

    ASO106109劉書中 「物歸原主」這句話張貼於大英博物館內卻顯得格外諷刺,館內的收藏皆是從各地的殖民地取得而來的,但是站在殖民者的方向,殖民地原住民們的文化、習俗、生活器物、宗教信仰等東西皆被視為是帝國的一部份資產,帝國從原住民部落中拿取部分文物到博物館收藏,在殖民帝國的角度是增加國內文化的豐富程度,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站在原住民們的立場就是權力者們對本土文化的巧取豪奪,近年來隨著文化意識的抬頭,白人的「我族中心」思想逐漸從博物館中移除,這些屬於地方的東西才得以物歸原主。 台灣的原住民也同樣有著和紐西蘭毛利人相同的經歷,在日本殖民時期,殖民政府對台灣的原住民實施集團移住計畫,將原本居住在南投丹大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遷往花蓮縣馬遠村,在1960年台大醫學院到馬遠村,挖掘64具布農族人骨骸,帶往台大保存,並進行體質人類學相關的研究,已經60年過去了,布農族人仍然無法接觸祖先們的遺骸,無法將他們帶回部落內安葬。 在這個族群意識抬頭的時代,博物館在展示少數族群的文物與文化該用什麼方法向眾人展示,才不會因切入的視角不同而有偏頗,這是在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下必須面臨的課題。

  • @yuchiehchang4186

    ASO106136 張羽婕 上世紀開始,英國人開始與毛利人有首次接觸,並於紐西蘭開始長期殖民統治。一開始的博物館,都是殖民展示的櫥窗,來炫耀西方殖民成果。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受到歷史意識興起影響,博物館開始反思國家認同、歷史立場以及博物館社會角色⋯⋯。其中也包含:地方族群的歷史、知識之蒐藏和保存等。 藉由這次演講學習,可以看見紐西蘭政府在時代演變下對於毛利人文物保存的方式從一開始的壓迫到重視。也可以藉此看見毛利人與紐西蘭官方從開始的衝突到逐漸達成共識,所有人都在為保存、尊重過往文物而努力。 由毛利人與紐西蘭政府,再看台灣政府與原住民,會覺得我們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保存似乎不夠系統化。雖說也有專門為原住民設立的博物館,似乎規模也不大,且也較為零散,實在有些可惜。期許未來台灣政府可以多蒐集關於原住民的文物,並設置一個常設展覽,讓我們能有一個可以看見全部原住民部落習俗、文物的地方。

  • @user-xs4ec4ov4k
    @user-xs4ec4ov4k 2 년 전

    ASO106129 黃建文: 從開頭提到,在大英博物館內許多文物被認為是由不正當的管道或手段取得的,而近年來對於文物的重視,開始有文物返還的概念,但即使通過了《禁止與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與《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有明確的法律與強制力,但是文物返還的過程也不是都很順利的,在影片中提到的希臘帕德嫩神廟大理石雕塑文物得返還,即使教科文組織多數票通過希臘政府向英國的追討,但仍無法讓文物返還到原來的地方,只因為大英博物館認為他們的取得是正當的,也有最好的文物保存系統與開放大全世界的大眾而拒絕返還,而造成許多的爭議;而文物返還有時會夾帶些政治的因素,讓文物返回到原主的過程也更加的複雜。 而這次演講主題中紐西蘭博物館的變遷過程,可以看到博物館在不同時代中的定位,早期博物館被認為是殖民者對於管轄殖民地權力的象徵,展示的內容多為殖民地環境的自然資源與當地居民的生活物品,而之後隨著民族文化的意識抬頭,紐西蘭博物館的定位也從原先以白人的詮釋視角,轉變為紐西蘭全起共同來詮釋,使得紐西蘭的毛利文化可以受到更多的重視,使人們可以互相了解彼此的文化,也可以更全面的看待博物館文物的歷史脈絡與保存價值。 台灣有許多的族群與豐富的文化,但是在共同兼容的路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在台灣許多博物館對於歷史的描述還是處在漢人的觀點去詮釋,如何讓博物館成為每個族群去互相了解與共同走向未來,是直得我們去思考的議題。

  • @user-us6jh8pv7c
    @user-us6jh8pv7c 2 년 전

    ASO107144 謝宗翰 心得 「博物館」常常被視為是殖民治理的其中一項體現,比如將人群作為研究客體,透過分類及展示,進而感覺建立一種高下尊卑的種族評比及論述,定義了誰是誰,誰是展品、誰非展品,彷彿是一種假借學術來真實殖民的方式,如同動物園一般,展示出人類為生物中的佼佼者,能將一切生命囚禁於人工牢籠中,供人們觀賞、消費。 我認為,我們應該跳脫這種方式的思考,就像紐西蘭政府所修訂之新政策,1970年代起,重新審視了毛利人之關係並與之溝通,Te papa紐西蘭國立博物館的轉型讓彼此有了更進一步的交流,自我民族主義意識型態逐漸消散,雙方都在文化作了妥協,一個雙方文化的社會認同取而代之。尤其是將毛利語依法規定為官方語言,實屬特別,這是目前在台灣仍看不到的體現文化平等化,就算台灣已經在多元文化方面進行許多正式與非正式層面的呼籲及宣導,仍無法完全避免依舊存在的種族歧視與文化衝突,這其實也是紐西蘭政府尚未解決的問題之一,也可能是未來會繼續延伸討論的議題之一。 2017 年「馬遠布農族遺骸爭議」,台灣到近幾年的文物返還爭議事件。這個事件促使 了大學、博物館、研究單位等機關所蒐藏的原住民族遺骨,再次浮上台面,成為各界關注的標的(自由時報, 2017; 馮靖惠, 2017a)。遺骨與文物並不是單純的「物」,也無法簡單地以所有權的概念來解釋。但正因為這層特殊性,返還牽動的層面必然甚廣,涉及親族情感、部落連帶、以及整體民族的光榮等,可以想見其過程必然受到族人高度的重視,也難免會引發情感的波動(黃之棟,2019)。 返還的特殊性,探討誰為文物主體是必然發生之事,督促著台灣以及其他國家,必須持續審視族群和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而促使主流社會中的各方行動者和社會建置(諸如:大學、博物館、研究機構)都進而能反思自己與文化族群的位置。

  • @Cloudia321
    @Cloudia321 2 년 전

    ASO106110 劉瑄耘 心得 楊翎老師首先在演講前段透過大量舉例各國博物館文物的返還經驗,能發現文物在博物館中所代表的不再只是教育的功能亦或是知識的重建,甚而應當引起博物館及學術機構開始討論文物返還的重要性。身為博物館觀展者,一直以來對於展列文物的態度僅止於學習、探索等教育層面的觀察,未曾思考「文物返還」的可能,直觀的認為文物的捐贈便是為了教育性質,無須思考它從何而來又如何得到,藉由老師的說明也引起我對於文物的想像。 其次,由紐西蘭毛利人文化的觀點切入該國出現檢討博物館的社會地位,在文化展出的過程中也開始尊重毛利人的文化(例如:展示前徵求祖靈同意),而後當局建置「紐西蘭Te Papa博物館法」保護毛利人文化。博物館應該結合專家學者與該文化所屬之族群代表共同評價,並藉由論壇避免產生文化霸權。由紐西蘭的經驗中得知,台灣同為南島語族富含多元族群的文化,包含各族原住民、漢人以及新移民族群等,我認為國內博物館都應該參酌紐西蘭之政策,建立相關的組織及方針,與族群共同討論策展主題、呈現方式等,除了能更全面還原其文化意涵,更能尊重族群文化的再現。甚而觀眾也能藉由觀展過程深刻體驗該族群真實的文化,使得博物館朝向更多元的角色。

  • @afra_yen
    @afra_yen 2 년 전

    ASO107145 周妍 我認為這個「物歸原主Return treasures to all owner」的議題,對於一個國家的歷史與發展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自從這個「歸還」意識的抬頭,便是一個向不同歷史與民族開啟對話的開端,接著透過溝通與合作去完成物歸原主的過程,是人類文化交流的一種成長。在楊翎老師介紹的不同歸還的案例中,可見歸還的過程不單單只是物件的返還這麽簡單,需要透過不同的法律、程序、約束等來促成這個任務,而這些力量也是經驗過去種種的不同案例所累積,以致可以成就「物歸原主」過程中的歷史還原、多元文化認同、民族的對話與諒解等珍貴歷程。 而後探討紐西蘭開始重視毛利人文化的重要性,並著手一系列的作為來將這個族群的文化之美帶入博物館中,其中意涵不單就是將其相關物品置於博物館這麽簡單,每項文物其背後意義為何、展演的形式、如何去詮釋,都需要透過瞭解毛利人的真實文化,不斷溝通辯證,才能找到被接受並能真摯傳達的展現形式,這個平衡是透過不同層面的努力才能達到,包括族群社會、經濟發展、文化認同...我認為,這也是一個歸還的過程,將詮釋與保存毛利文化的權利與義務歸還到該族群手上,除了讓世界看見文化的多元性,同時也去意識到文化保存的價值與意義。

  • @user-qm7ly4li2n
    @user-qm7ly4li2n 2 년 전

    區社四甲ASO106120 呂維哲 一個博物館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國族認同,也可以看出一個國家最在意的物質與文化為哪些,最一開始奧克蘭博物館的成立,是為了讓初來乍到的西方人能夠了解毛利人的文化,但是弔詭的是,博物館是由西方殖民者對於在地民族的見解與看法所構成,擁有其文化主體的毛利人反而沒有為自己發聲管道與權力。 隨著時代的演進,殖民時期到後殖民時期,威爾遜總統提出民族自決的想法,二戰結束,英國加入了歐盟,並且減弱了與大英國協之間的關係,紐澳遇到了國族認同的危機,此時遭到壓抑已久的毛利人,發起了還我文化與土地的運動,最終在法院的判決之下,除了可以讓毛利人能追溯到1840年代以外,也讓紐西蘭接受毛利文化是主體一部分的事實,博物館從白人本位思想,逐漸轉變成「紐西蘭史」的概念,毛利人的文化與被注意力增加許多。 我們將目光轉到台灣,當台灣人提到自己國內首屈一指的博物館,相信不少人認為是故宮博物院,這無可厚非,但如果提到「台灣島史」的代表,可能回答出來的人就少很多,這也是來自戰後蔣介石為「反攻大陸」塑造「大中華本位思想」,將「做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這句話烙印在台灣人心中,同時以「去脈絡化」方式,動用龐大的國家機器進行文化掠奪與認同洗腦,隨著強人的離開與「中華民國台灣化」的轉型以進行許久,不時在不同領域上看到「大中華本位思想」仍殘害著台灣人的意識,文化會因為生命的流逝逐漸消失,現行的文化保存與正確思想的傳達,變成台灣人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 @jing6221
    @jing6221 2 년 전

    ASO106101 楊竣翔 「物歸原主(Return treasures to all owner)」---這句貼於大英博物館內的標語在第一眼看到時著實令人感到諷刺,眾所皆知大英博物館內的展品中含有大量從他國取得的特色文物,甚至一度讓他被冠上「贓物博物館」的蔑稱,如今竟主動提起「文物返還」的概念,可見該議題在現今體制下的重要性。然而,即便聯合國早在1995年通過《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又於1970年將《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作為前述條例之補充檔案,這些公約是否具有實質的約束力和執行力又是另一項有待商榷的議題,一如老師所言,在文物返還的過程裡隱藏著諸多勢力的角逐,而並非只有單純進行物件上的輸送,以與我們最相關的故宮博物院為例就能很容易看出來文物返還中的常見問題,對於這些因為政治因素而得來的文物來說何謂「物歸原主」?真正的「主」是誰?而這點又該從何定義?個人認為,這也是在該議題下一個值得深思與探究的問題。 在後半段的講座提及的「雙重主義」雖然表面上看似是毛利人順應時勢趨向的態度轉化,但實質上只是他們為了面對遭到壓抑和侵蝕的自身文化而不得不做出的認同妥協。不過,從1970年代起紐西蘭開始重新審視與毛利人的關係,並於隨後推行雙文化政策,開始一連串與毛利人「真正的溝通」,由「Te papa(紐西蘭國立博物館)」轉型的案例不難看出雙方在此有了進一步的雙向交流,從原先條例修編以及文物返還一來一往的攻防戰中找出彼此都能認同並接受的方式,單方面的民族主義意識型態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兼容並蓄的新興社會認同。

  • @user-rk1cu5rc9g
    @user-rk1cu5rc9g 2 년 전

    區社四甲ASO106102 俞合謙   聯合國在1970年通過《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並於1995年通過《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作為補充檔案,希望以具體的措施,藉此保護有形的文化財產。但這些公約對於各國,或是具有社會地位的相關人士,在歸還文物上是否有拘束力與強制力,仍是需要探討的問題。如同簡報裡的相關案例,都可以讓我們知道空有法律是不夠的,人民與政府、博物館等多方的合作,一同實踐,撇除掉利益關係,才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最典型的例子,就如簡報中所闡述的「紐西蘭博物館」令我印象深刻,其中在1977年,毛利事務部推動「社群強調的是發展而不是同化」的政策,令我相當認同。在早年被英國殖民時期,博物館被當成殖民者的權力象徵,除了凝聚歐裔移民者對新國家的認同,也迫使當地毛利人「同化」於優勢族群。二戰後,紐西蘭重新尋求國家認同的同時,過程中經由許多民眾的訴求、經濟的復甦等因素,開始意識到毛利人的文化遺產和身分認同之重要性。也迫使博物館重新反思國家詮釋、國家認同、歷史立場和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和專業發展,並開始重視地方族群(如毛利人等)的歷史、知識之蒐藏和保存,這也體現「博物館本位」的觀念逐漸式微,而「族群本位」則是日漸抬頭。這對於毛利人不管在文化、經濟、政治上的角色有更多的認識外,也增強毛利人對自身遺產的認同意識,對於其社會地位的提升也產生重大的突破。   綜上所述,博物館在保存文物的同時,能否在保存、展示傳統文物上,讓該人,甚至是該族群擁有更多的控制權?因為這些文物、珍品等,等同於族群的文化和認同,而不是毫無意義、冷冰冰的放在那邊展示給眾人欣賞,我們必須將其視為是有意義且有生命的,才能夠體會到前人的智慧與其所要表達的價值觀等,這才是最重要的。

  • @user-qp8ud7fh6q
    @user-qp8ud7fh6q 2 년 전

    ASO106141 王冠涵 在一開始的主題的歸還,我認為以台灣教育制度下的歷史理解中,是一個會讓人感觸很深的議題,過去在歷史課時大家都有上到中國史,且占據不小部分,而中國的文物在清朝時曾被外國大量掠奪,使得屬於中國的展覽品卻在西方國家的博物館中大量的展出,而留在原處的卻是很少,最著名的莫過於是圓明園的文物,然而,在投影片一開始的「物歸原主」標語來自於大英博物館,也是當時掠奪最大量文物的國家之一,可見將文物歸還於出產地的想法抬頭以及他的重要性,展覽在異地的文物我認為並不能完全的發揮它的文化價值,多數的遊客是抱持著走馬看花的心態,外國學者的研究方法、研究的知識基礎也很容易出現極大的偏差,因此,學生以為,物歸原主的想法在現代的博物館中是非常重要且不可忽視的一大議題。 而在課程後半段的在地嵌入與雙重主義的部分,學生認為這樣子的想法其實是非常的無奈,原先住於紐西蘭的毛利人的文化被過度侵蝕,以至於毛利人反而對異己的家鄉產生了疏離感,使得屬於他們的文化卻需要被在地嵌入,為了順應時代而發展出的雙重主義,比起能夠發展出混和後的獨特面貌,學生以為更需要被關注的,是這些想法產生時所伴隨的無奈,博物館不應該是殖民主義壓迫原住民的展示中心,而應該展現出原住民的本來風貌,在這之中,訴出被侵略後所失去的、所改變的、所獲得的,以及所同化的事物,使博物館能真正成為不只是文物,更是歷史的展出者。

  • @user-er9mw8cq8k
    @user-er9mw8cq8k 2 년 전

    ASO106137陳懷恩心得 最開始的引言中:「毛利人如何看待博物館及兩者關係,雙方對話從很久持續到現在」,這句話說明著不再是以博物館為本位出發點做探討,而是站在毛利人角度去思考博物館的概念是甚麼,進而連結至文物返還的主題,更多的是,這概念使我聯想到社會工作中的福利本位主義,當從「我」的角度不斷去替案主構想何者才是最好的福利輸送方式,但卻忽略與當事人之間的交流,衍生出後續案主不願接受或不適合服務等等困境出現。 楊翎老師運用許多案例來說明「物歸原主」概念,當中我對於最開始提到大英博物館廁所內標語:「Return treasures to all owner-物歸原主」感興趣,起初看到這項標語是來自於大英博物館時,讓我想到過去以殖民主義盛行為主的英國,竟然主動探討「返還」這項概念。因為大英博物館內收藏了近百多年來從許多國家中取得的文物,如今許多國家要求返還這些文物,對此大英博物館也做出許多回復,其中有部分已經還給原國家,但仍有許多文物的歸屬是具有爭議的,以雅典帕德嫩神廟石雕為例。 再來,老師提到:「返還並非單純只有物件的歸還」,原來返還文物的背後仍有許多力量在運作,包含法律層面的保障及資訊層面的流通,儘管聯合國也通過《禁止和防治非法進口文化財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公約》,並於1995年通過《關於被盜或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作為1970年公約的補充檔案,但這些公約對於各國歸還文物的過程及後續是否有其約束力仍是尚待思考且實踐的。其中一案例為中國的十二生肖大水法模型本應歸還,但卻流入香港佳士得的拍賣市場,則是說明到公約制定後,仍難以約束文物流入拍賣市場的種種過程。最後回到引言中的內容,博物館站在多方角度去設想立場,不僅是文物返還中的當事者,還運用資訊科技力量建立起各方都能對話之平台,作為博物館在地嵌入的新興管道。

  • @nancyting8732
    @nancyting8732 4 년 전

    內容值得一聽,但表述方式讓人聽得實在很累。不知是否跟收音有關。

  • @wanglovelove927
    @wanglovelove927 5 년 전

    謝謝孫老師精闢的講解😊

  • @user-vz7vq9yk4p
    @user-vz7vq9yk4p 8 년 전

    希望收音品質可以在好一點:-)

    • @ntucis1298
      @ntucis1298 8 년 전

      +游政昊 因為我們沒有經費買麥克風... > <

  • @user-gy7no2ub2p
    @user-gy7no2ub2p 9 년 전

    看起來兩家要和好像很難了,建議所有的古樓的大頭目家族各自立會申請登錄,才有相關補助經費可以運作。

  • @a300169b
    @a300169b 9 년 전

    非常棒的議題,很棒的主持。